為貫徹國家鄉村發展戰略,激勵新農人扎根鄉土,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活力,安徽外國語學院青年基層筑夢團的4位安外學子于2025年7月2日前往安徽宣城市郎溪縣官橋村主要了解當地的新農人發展情況。來到官橋村黨群服務中心,隊伍成員與官橋村書記交流討論了當地的新農人情況及相應政策和留守兒童等問題,隨后書記帶領我們前往當地的農業大戶張波父子的家,看了他們是如何用無人機及其他新科技去管理農田,在實地考察與深入交流中,團隊成員切身感受到科技助農的實效,使得他們更加堅定以專業所長服務鄉村的決心。此次實踐不僅搭建起高校與鄉村的溝通橋梁,更使得青春力量在鄉村振興的沃土中綻放光彩。

(圖為隊伍成員與書記的談話)
在張波的農場,隊伍成員見證了科技如何深刻重塑傳統農耕圖景。植保無人機盤旋作業,智能傳感器實時監測,這些智能裝備已成為張波等新農人管理農田的得力助手。郎溪縣積極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并持續開展新農人技能培訓,有效提升了當地農業生產的科技化水平,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管理精度。張波通過屏幕實時展示無人機回傳的作物長勢數據,向學生們講解數據驅動的管理模式。

(原圖為隊伍成員看張波操作無人機)
此次官橋之行,不僅是一次生動的國情教育課,更成為校地攜手育人的新起點。隊伍成員親身觸摸到科技興農的強勁脈動,也深刻理解了鄉村對人才、對創新、對多元服務的渴求。團隊通過深入走訪交流、實地觀察學習,系統梳理了官橋村新農人培育、科技應用及鄉村發展的現狀與需求。此次活動,既為青年學子提供了認識國情、增長才干的實踐平臺,也為高校服務地方、探索協同育人長效機制開辟了新路徑。
文字:劉睿豪、張子婷
圖片:胡冰、孫斯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