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周恩杰)語言文字是文化傳承的載體、國家認同的紐帶。7 月5日,邵陽學院赴邵陽市大祥區板橋鄉召伯村 “青春志愿,普語啟航” 教育關愛服務團,積極響應國家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助力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在召伯村開展 “童聲啟航,聲韻飛揚” 普通話教學活動,以青春行動賦能鄉村文化振興。
課堂上,志愿者緊扣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要求,以《我的祖國》詩歌為載體,從規范發音入手,逐字逐句指導鄉村兒童誦讀,將語言學習與家國情懷培育深度融合。書寫教學環節,“青春”“脊梁” 等詞匯不僅是知識符號,更成為傳遞精神力量的紐帶,志愿者借字釋義、以文化人,引導孩子們在學好普通話中厚植文化自信。孩子們專注跟讀、踴躍互動,用清澈童聲詮釋對語言學習的熱忱,展現出鄉村少年擁抱新時代的朝氣。

此圖為志愿者書授漢字、教學讀音 施祿供圖
此次教學是服務團踐行 “青春志愿,普語啟航” 使命的生動實踐。前期破冰活動筑牢情感根基,如今普通話課堂持續推進,既助力鄉村兒童提升語言能力、拓寬成長視野,更以語言為橋,推動優質文化資源下沉鄉村,為鄉村文化振興注入青春動能。未來,團隊將繼續深耕普語推廣與教育關愛服務,以青春擔當詮釋高校學子助力鄉村振興的使命,讓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成為鄉村發展的 “文化引擎”,驅動更多鄉村少年在新時代逐夢遠航,為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青春力量。

此圖為志愿者在領誦愛國詩 鄧鑫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