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探索對閑置宅基地利用問題的解決之道,湖南工商大學公共管理與人文地理學院“田疇詩行,鄉野尋夢”農戶宅基地流轉行為調研實踐團于7月22日赴湖南省長沙縣北山鎮榮合橋社區,開展了為期一天的調研活動。本次行程旨在對該地閑置宅基地實際開發利用情況和所得成果進行充分研討,為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助力農村閑置宅基地資源高效盤活展開探索性研究。
近年來,榮和橋社區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指導下,以“產業富村、基礎強村、環境美村、文明興村、班子帶村”的基本思想,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奏響了鄉村振興的最強音。
圖 1圖為團隊成員與村民交流村內宅基地利用情況
隨后,我們與榮合橋社區熊書記進行了座談交流。期間,書記表示,榮和橋處于近郊,優越的地理位置為宅基地流轉開辟了市場,但由于目前市場不成熟,因此不具備完全的經濟效益。據調查,村內閑置宅基地共有70-80宗,其數量僅約占總數8%,這一良好局面得益于村集體對于閑置宅基地如何賦能鄉村振興的積極探索。村集體的主動介入,一方面使得閑置宅基地流轉有所保障,另一方面也促進了“集體+農戶”合作經營模式的有序高效推廣。
圖 2圖為團隊成員及指導老師與熊書記開展座談的場景
以宅基地改革促進鄉村振興,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而要切實發揮宅基地改革作用,首要之義則是切合當地實際開展閑置宅基地調查工作。在發放問卷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居住在安置區的村民多愿意將自家空閑宅基地用于出租以獲得經濟效益;但也有少部分年齡較大的村民感念鄉土情懷,不愿將宅基地出租流轉,這為我們后續進一步深入探索影響農戶閑置宅基地利用意愿因素指明了方向。
圖 3圖為熊書記(右五)與指導老師(右四)及團隊成員的合照
立鯤鵬鴻鶴之志,在朝夕中寫實韶華;深入鄉村,扎根沃土,于田間汲取養分。在一點一滴的耕耘下,為中國農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提供更多的破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