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報訊(通訊員 章厚梁)如果在每一位國人心中都有一抹紅,那一定是中國紅。出于對這一份紅色文化深入探索與傳承的目的,2024年8月9日,安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情系桑梓,筑夢振興” 赴太湖田野文化調研團隊來到了安慶市太湖縣劉畈村,并連續兩日進行了考察活動,先后參觀了劉鄧大軍劉家畈會議舊址、劉伯承舊居和陳錫聯舊居,心得滿滿,收獲頗豐。
圖為團隊成員前往劉伯承舊居 安徽師范大學苗颯颯 供圖在劉家畈有一座胡氏新祠,座落于四面重山之間,曲徑通幽之處,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也是劉鄧首長選取其作為會議地址的原因之一。沿著唯一一條進入村莊的道路,一路行至山腳下,我們便來到了這座祠堂。這本是胡氏宗族祭祀之所,莊嚴肅穆是不言而喻的,而同時作為劉鄧大軍會議的舊址,更為其打上了親切的紅色烙印。當年劉鄧兩位首長為牽制蔣介石的反動勢力軍隊,千里挺進大別山,隨后便在此召開了會議,為后續的戰斗計劃打下了基礎。祠堂內仍保存著一些珍貴的照片等展品,如這張劉伯承將軍向直屬干部做匯報的照片,其英姿正應了毛主席筆下的“指點江山、揮斥方遒”。
圖為劉伯承軍事教育陳列館(劉伯承舊居)內墻畫 安徽師范大學苗颯颯 供圖
翌日,團隊先后參觀了劉伯承舊居和陳錫聯舊居。在解說員的的引導與解說下,團隊成員們進一步加深了對兩位偉人光輝事跡的了解。舊居中陳列著一些老物件與照片,在一處墻面上還有劉伯承將軍那句豪言:“大丈夫當仗劍拯民于水火”,偉人的英姿與事跡歷歷在目,威嚴肅穆的銅質半身像,這些無不體現出劉伯承與陳錫聯兩位首長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與新中國建設中立下的不朽功勛。
圖為陳錫聯暨百將團歷史陳列館(陳錫聯舊居)內墻畫 安徽師范大學苗颯颯 供圖
走過古樸的村落,卻時時感受到一股溫暖的紅色氣息。無論是紅色觀光旅游業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幫助,還是紅色的共產主義精神對鄉村文化底蘊的提升,都是對鄉村振興的莫大支持,故而,劉畈村的這一抹中國紅至今仍熠熠生輝。本次調研活動,加深了實踐團對黨史的理解,為團隊成員們傳承紅色基因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時也更加地堅定了團隊成員們的理想信念與為人民服務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