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寧波財經學院“守護行動”暑期社會實踐團隊19位成員第11次來到溫嶺市,在溫嶺市第九中學開展為期14天的暑期支教活動。這些活動深度融合傳統文化禮儀的傳授與物理科普小實驗的探索,通過打造特色文化教育平臺,不僅為小候鳥們提供了溫暖的陪伴與守護,還進一步拓寬了他們的知識視野,有效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均衡分配,讓教育的溫暖之光能夠照亮并惠及更廣泛的青少年群體。
“禮儀+演繹”:學習傳統禮儀,弘揚民族文化
作為守護行動暑期社會實踐團的成員,支教老師們以滿腔的熱情向小候鳥們介紹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關禮儀的知識,讓小候鳥們穿上了美麗端莊的漢服。以視頻介紹、實際演示、現場互動的方式,教會了小候鳥們有關作揖禮、萬福禮、叉手禮、鞠躬禮的正確行禮方式以及它們所適用的場景。小候鳥們在一個個對傳統文化的解讀和對歷史故事的演繹之中,自己仿佛也回到了古代文人鴻儒的交談之中,體驗中華傳統文化大氣的待人之道。
而中華傳統禮儀文化一直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老師們精心演示動作規范,并在互動中通過一些錯誤示范,讓小候鳥們發現問題參與進課堂之中,更加深刻的記住這些禮儀的使用規劃。老師們希望向小候鳥們傳達中華傳統禮儀是融入于中華民族日常生活,體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人際交往的方方面面的觀點,是中華民族兩千多年以來所一直傳承下來的事物。唯有引導小候鳥們培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將其融入自身的民族血脈之中,才能真正養成文明懂禮,落落大方的文雅氣質,才能更加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對青少年的要求,更好地培養出能夠繼往開來的新時代青年。
圖為小候鳥在老師的指導下互敬鞠躬禮。通訊員 吳嫣然 攝
“講解+動手”:普及物理知識,發揚求知精神
實踐團與當地志愿者合作,為小候鳥們準備了科學小實驗的課程。相互作用力作為課程重點,如何讓小候鳥們理解掌握成為了課程的重點和難點。為了讓小候鳥們更深入、精確地了解相互作用力,老師給每個小候鳥準備了風扇、馬達、小車的實驗器材,在講解完原理后,小候鳥們通過動手的方式,自主拼裝馬達和風扇,并和小車連接在一起。期間,小候鳥們積極提問,老師的講解也為小候鳥解開了“小車為什么會動?”一系列謎團,小候鳥們的動手則更加深了他們對相互作用力的印象,給予了他們親手探索物理知識的寶貴體驗,激發了小候鳥們學習知識的熱情。老師們不希望通過進行單純的枯燥的理論講解來讓小候鳥們理解知識,而是希望通過“講解+動手”的形式,寓教于樂地讓小候鳥們親身體驗到相互作用力的實踐應用,同時增強自己的動手能力培養新時期擁有創新精神的上進青年。
圖為小候鳥們展示自己做的風力小車。通訊員 單彤彤 攝
“傳統+現代”:聆聽歷史故事,學習現代太極
此外,實踐團聯系專業武術老師,為小候鳥們帶來了一節精彩紛呈的太極學習課程。太極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動作、語言、音樂等多種形式,傳承了中國古代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通過練習太極拳,小候鳥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感受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和文化魅力。
老師們先是為小候鳥們播放了有關太極的歷史電影精選片段,將小候鳥們對太極的期待拉到了頂點。隨后邀請在場志愿者和文化館老師,為小候鳥們表演了一番現代太極拳的打法動作,在小候鳥們的熱情要求之下,老師與志愿者親身為小候鳥們進行太極拳的教學,大部分小候鳥也在老師們耐心、仔細的教學之下掌握了基本的太極動作,領悟一些簡單的太極動作要領。
圖為志愿者示范太極。通訊員 單彤彤 攝
為期半個月的支教活動雖然即將結束,但愛與知識的傳遞卻永遠不會停歇。寧波財經學院守護行動暑期社會實踐團成員們表示,這段寶貴的經歷永遠會成為未來每位成員前行的動力,成員們也會繼續關注和支持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共同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文:方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