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文化根脈,助力非遺傳承
發布時間:2025-07-08 閱讀:
朝夕實踐隊深入江夏區文化館:探尋文化根脈,助力非遺傳承
7月7日,朝夕實踐隊全體隊員在隊長的帶領下,前往江夏區文化館開展為期一天的實踐活動。此次活動以“認知-實踐-反思”為主線,通過參觀學習、實地操作與總結反思,隊員們不僅深入了解了江夏文化的深厚底蘊,還親身參與了文化服務的具體工作,收獲頗豐。
上午8:10,實踐隊從學校出發,于9:00準時抵達江夏區文化館。稍作休整后,隊員們于9:20開始參觀文化館二樓的展區。展區分為“江夏歷史脈絡”“民俗風情集錦”“非遺技藝傳承”“當代文化發展”四個主題區域,為隊員們呈現了一場文化盛宴。
在“江夏歷史脈絡”區,青銅雕塑制品和古地圖拓片生動展示了江夏從古至今的行政區劃變遷,隊員們駐足觀看,不時記錄細節。“民俗風情集錦”區則讓大家領略了傳統習俗的魅力,通過“中秋模擬”“端午聚龍舟”等活動的介紹,隊員們對江夏的民俗文化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一段“牌子夜宴”的視頻片段更是將民間藝術的獨特韻味展現得淋漓盡致。
非遺展區是隊員們最為關注的區域。在這里,他們向講解員詳細請教了“紙坊燈籠”的竹篾編織技巧,并認真記錄了相關文化要點。非遺技藝的精湛與傳承的不易,讓隊員們深感敬佩。
11:00至13:30,文化館的培訓老師帶領隊員們熟悉了各功能教室,包括舞蹈室、書法室、繪畫室、民樂室及綜合活動室。老師詳細介紹了每間教室的功能定位與設備使用規范,隊員們則分工協作,有的記錄設備參數,有的學習教學工具的使用方法,還有的整理教室管理細則。
下午14:00,實踐隊協助工作人員開展特長培訓班活動。隊員們各司其職,有的負責設備調試,有的引導學員入場,還有的協助老師準備教學材料。從舞蹈室的把桿數量到書法室的桌椅排列方式,再到繪畫室的顏料存放位置,每一個細節都體現了文化服務的嚴謹與細致。
一天的實踐活動結束后,隊員們進行了總結與反思。大家一致認為,此次活動不僅讓他們突破了書本知識的局限,更直觀感受到了江夏文化“既有歷史厚重感,又具生活煙火氣”的獨特氣質。通過對3項非遺技藝的深入了解,隊員們對文化傳承的現狀與意義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朝夕實踐隊隊長表示,此次江夏區文化館之行是團隊實踐的重要一環,未來將繼續開展類似活動,為傳承和弘揚地方文化貢獻力量。隊員們也紛紛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文化服務與非遺保護的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踐行青年一代的責任與擔當。
作者:陳彥 來源:武漢東湖學院 朝夕暑期實踐隊
社會實踐推薦
- 探尋文化根脈,助力非遺傳承
- 朝夕實踐隊深入江夏區文化館:探尋文化根脈,助力非遺傳承
7月7日,朝夕實踐隊全體隊員在隊長的帶領下,前往江夏區文化館開展為期
- 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