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華市金東區曹宅鎮北端,北山山麓如溫柔臂膀環抱著古村落 —— 山下洪村。這里良田舒展成片,群山連綿成勢,天然屏障般的地貌不僅勾勒出靜謐的田園圖景,更以獨特的微氣候與土壤條件,孕育了葡萄種植的 “黃金溫床”。
優越的自然稟賦只是起點,讓葡萄產業在這片土地 “生根發芽” 的核心動力,源自村黨干部與村民的奮斗實踐。
7 月 3 日,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曹宅農文旅融合攻堅隊踏入金華市金東區曹宅鎮山下洪村,探尋古村落的共富密碼。進村瞬間,隊員們便被眼前的田園盛景震撼:膏壤連阡,疊嶂環野。沿著蜿蜒的青石板路前行,一位笑容和藹的老奶奶熱情搭話:“如今咱們村里呀,都種起葡萄了呢。”村民的話語得到了數據的有力佐證。2023 年,村里的葡萄總產量高達 960 噸,總產值達 1920 萬元,畝均產值 4 萬元。截至 2024 年,山下洪村葡萄種植面積已達 480 畝,占耕地總面積的 72%,巨峰、陽光玫瑰等多個優質品種在這里扎根生長。在村黨干部的引領下,葡萄已然成為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 “金果果”,托起了古村的共富夢。
調研期間,一對老夫妻熱情邀請攻堅隊走進自家葡萄大棚。藤蔓間,紫瑪瑙般的 “紅富士” 葡萄綴滿枝頭,摘下品嘗,清甜汁水瞬間征服味蕾,讓隊員們對山下洪村葡萄的品質贊不絕口。這份優質的背后,是村黨干部深耕產業的智慧結晶。他們主動牽線浙江省農科院,2023 年組織 12 場技術培訓,180 位村民從中受益;引入 3 套智能滴灌系統覆蓋 300 畝葡萄園,節水 40%;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后,農藥用量銳減 60%,農產品檢測連續 5 年全項達標。黨干部們以步步為營的科學管理,筑牢產業根基,更謀劃著產業長遠發展的新藍圖。
當得知曹宅鎮要打造 “共富帶” 時,村黨支部書記鄭秀菊立刻帶領團隊行動起來。他們深知這是葡萄產業升級的關鍵契機,多次往返鎮里相關部門,詳細匯報村里葡萄產業的發展潛力、規劃以及能為 “共富帶” 帶來的貢獻。為爭取到這一名額,他們白天整理材料、完善方案,晚上挨家挨戶了解村民想法,收集建議,確保申報內容貼合實際。最終,憑借扎實準備和對共富的執著,成功為村里拿下曹宅鎮 “共富帶” 名額。
“共富帶” 名額的爭取,為山下洪村葡萄產業發展按下 “加速鍵”。依托這一平臺,在黨干部的推動下,村里對接了更多優質資源,與周邊村落形成產業聯動,在技術交流、市場拓展等方面獲得有力支撐,讓葡萄這顆 “致富果” 結出更多共富碩果,村民們的腰包越來越鼓,笑容越來越燦爛。
如今,山下洪村的葡萄藤爬滿了田間地頭,也爬進了村民的幸福生活里。黨干部們帶領村民深耕葡萄產業,不僅讓村莊富了起來,更讓這里的生態環境愈發優美,葡萄架下的田園風光成了 “美麗浙江” 畫卷中動人的一筆。這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 “美麗浙江” 建設中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也彰顯著在黨的引領下,浙江大地上鄉村與自然和諧共生、百姓邁向共同富裕的美好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