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深入推進之際,2025年7月13日,“星火·智向未來”實踐團走進河源市連平縣忠信鎮,以實地調研為筆,以青春力量為墨,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添繪實干色彩。
問卷調研,把脈鄉村發展。實踐團緊扣鄉村振興戰略要求,采用“線上+線下”雙軌模式開展調研,累計發放問卷68份,回收有效問卷61份,有效回收率達89.7%。問卷內容聚焦鄉鎮特色產品培育、鄉村經濟活力激發以及“鄉鎮 +文旅”融合模式可行性等核心議題,全面梳理當地在產業振興中的優勢與短板,為后續精準施策提供扎實數據支撐。
圖1調查問卷

圖2到村民家中走訪調查
花燈傳情,觸摸文化根脈。調研途中,實踐團成員深入探尋忠信花燈的歷史淵源與制作技藝。在村民的耐心講解下,隊員們不僅了解到花燈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價值,更感受到村民對傳統文化的堅守與熱愛。這份淳樸熱情讓團隊深刻認識到,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保護和活化傳統技藝是激活鄉村內生動力的重要路徑。
圖3忠信花燈

圖4了解忠信花燈相關情況
田間實踐,體悟農耕智慧。為近距離感受鄉村生產生活,隊員們走進田間地頭,親身體驗農作物勞作。從播種育苗到顆粒歸倉,每一個環節都讓隊員們對“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有了更真切的感悟。此次田間實踐不僅拉近了青年學子與鄉村的距離,更讓團隊直觀體會到現代農業發展對提升農民收入、改善鄉村面貌的重要意義,為探索“農旅融合”新模式積累了鮮活經驗。
圖5下地勞作

圖6幫助農民伯伯摘花生
作為“百千萬工程”突擊隊的一員,“星火·智向未來”實踐團以實際行動踐行青年擔當。接下來,團隊將梳理調研數據,結合上坣村資源稟賦,為當地發展積極建言獻策,讓青春智慧真正扎根鄉土,助力連平縣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