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毒藥’是真的有毒嗎?”面對同學們好奇的提問,來自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的滴水行動之海韻文耕小分隊隊員笑著搖了搖手中的道具瓶:“這是我們心里的‘情緒小秘密’哦!”7月14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情緒魔法課”在象山高塘學校校園里上演,滴水行動之海韻文耕小分隊隊員化身“情緒魔法師”,用精心設計的《女巫與毒藥》游戲,帶領孩子們開啟了一場奇妙的心靈探索之旅。
圖為團隊成員在講臺上上課
識別情緒的“神奇藥水”
每個人心里都有像‘毒藥’一樣的小情緒,可能是害怕被否定,也可能是渴望被夸獎。大學生老師實踐隊員引導孩子們在紙條上寫下“我最怕被激發的情緒”。1分鐘后,一張紙條被隨機抽出,一位同學成為本輪“女巫”,悄悄得知了自己的“毒藥詞”。
“焦慮!”“興奮!”“委屈!”隨著孩子們輪流說出情緒詞,課堂氣氛逐漸熱烈。當有人喊出“毒藥詞”時,“女巫”立刻舉手喊“中毒了!”大家就順勢進入解藥時間:“大家猜猜,為什么‘失望’會是毒藥呢?”“可能有人害怕自己做得不好,讓別人失望吧!”
圖為學生上臺回答問題
化解矛盾的“智慧錦囊”
隨后是“社交地雷”游戲,作為升級版活動,老師讓學生寫下“我的社交地雷”,如“我最討厭別人______”。當再次觸發“中毒”時,老師引導學生從新的角度討論:遇到討厭的行為,除了“中毒”還能怎么應對,并將學生提出的冷處理、表達感受、幽默化解等答案板書。
圖為學生回答問題
種植心愿的“心靈花園”
活動尾聲,實踐隊員給每個孩子發了一張心形卡片:“請寫下希望同學對你說的一句話,我們把它貼在‘情緒樹’上吧!”很快,五彩斑斕的卡片掛滿了墻面:“我想聽到‘你真棒’”“希望有人說‘我們一起玩’”“我喜歡‘對不起’”……
“原來大家心里有這么多可愛的小心愿!”一位實踐隊員感慨道。通過這場游戲,大學生們不僅用輕松的方式幫孩子們認識了情緒與社交中的小秘密,更在互動中傳遞了理解與包容的力量。而對大學生們來說,能用專業所學為孩子們編織這樣一個美好的魔法課堂,正是這個夏天最珍貴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