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清晨,稚語傳情·阡陌耕心實踐隊迎著朝陽早早集結,前往金堂縣“葡之緣”葡萄采摘基地,開展修枝、采摘等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在田間地頭的忙碌中,隊員們不僅了解了葡萄采摘的全流程,更通過與基地園主的深入訪談,讓“大學生助農”的價值在葡萄園里綻放出別樣光彩。
實踐隊與葡萄園主合影 祁歡天 供圖
抵達采摘基地后,園主先向隊員們示范了采摘技巧:先仔細挑選紫紅飽滿的成熟葡萄,再用特制的彎剪刀貼著果柄輕輕剪下,避免損傷藤蔓;隨后對采摘的葡萄進行“二次修剪”,將串中破損、腐爛的果實剔除干凈,最后整齊放入筐中。步驟看似簡單,實則考驗著大家的耐心與細致。隊員們很快投入狀態,篩選果實、修剪枝葉、整理果串,汗水順著臉頰滑落,指尖沾著露水與泥土,大家的熱情卻絲毫未減……一串串晶瑩的葡萄被大家精心打理,整齊碼放,田間不時傳來歡聲笑語。
園主向隊員展示采摘方法 祁歡天 供圖
活動間隙,隊員們與基地園主圍繞葡萄種植、銷售以及基層農業發展等話題展開訪談。園主介紹,葡萄園規模雖不算大,但堅持自然成熟、不使用激素,注重品種特色與種植技術,每個品種都有其獨特的培育要求,只為讓大家吃得放心、吃得滿意;談及今年持續的高溫天氣,園主坦言對葡萄生長有一定影響,目前首要任務是保護葉片而非果實,同時也要警惕大風、暴雨等突發天氣的影響。
實踐隊對園主進行訪談 祁歡天 供圖
在談到大學生前來基地幫忙時,園主更是贊不絕口,直言“很支持,這是最好的活動”。她認為,大學生走進農村、走向基層,是接觸社會的重要實踐——通過在葡萄園的勞作,能讓大學生真切了解葡萄乃至糧食、蔬菜的生長過程,把書本知識與田間實踐結合起來。“這不僅是大學生積累經驗的好機會,對我們種植戶來說也是實實在在的幫助,你們的到來讓基層農業煥發出青春活力!”
此次葡萄采摘基地之行,隊員們用汗水體驗了農耕的辛勞,用行動詮釋了青年的擔當。而園主的一番話,更讓大家深刻認識到:大學生深入基層,不僅是“送服務”,更是“架橋梁”——既用青春力量緩解了農忙壓力,又讓知識與實踐在田間碰撞出助農興農的火花,為鄉村振興注入了鮮活的青春動能!
實踐隊隊員勞動場景 祁歡天 供圖

葡萄園場景 祁歡天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