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山東大學“海韻揚帆”支教隊聯合榮成市芬芳青少年社工中心,在威海榮成開展線下支教活動。當日課程涵蓋拓撲學初識、體育熱身操及電學原理入門,隊員們以趣味互動形式引導孩子們探索知識,活動全程有序推進。
拓撲學課程于上午展開,一名隊員以拓撲學相關的小魔術開啟教學。在演示過程中,紙帶的奇妙變化吸引了孩子們的全部注意力。魔術結束后,隊員解析其中蘊含的拓撲學原理,由此進入課程正題。課堂上,隊員向孩子們分發紙帶,指導他們制作莫比烏斯環,并同步講解該環只有一個面、一條邊的特性。孩子們手持紙帶,認真剪裁、粘貼,神情專注。隊員現場演示將莫比烏斯環從中間剪開的操作,當看到剪開后仍是一個完整圓環時,孩子們臉上滿是驚奇。課程末尾,隊員布置了將莫比烏斯環從三等分點剪開的手工作業,孩子們圍繞剪開后的形狀展開猜想。隊員鼓勵孩子們積極舉手,大膽發表自己的猜想。孩子們以實踐驗證猜想的正確性,在中探索進一步思考。

課間時段,一名隊員組織孩子們進行體育熱身。隊員先示范拉伸、壓腿、仰頭等動作的標準姿勢,孩子們跟著模仿。過程中,有的孩子調整動作幅度以達到標準,有的觀察同伴動作進行自我修正,在實踐中領會科學運動的基礎常識。這些動作有效活動肩頸、腰腿等部位的關節與肌肉,既傳遞運動前熱身的必要性,讓孩子們掌握正確的熱身姿勢,也幫助孩子們從上午的課堂專注狀態中放松下來。
下午的電學原理課程,一名隊員從生活中的電器切入教學。通過列舉臺燈、電風扇等常見電器,讓孩子們對電的應用形成直觀認知。講解正負電荷及相互作用力時,“不接觸也能產生力”的表述讓孩子們面露困惑。隊員以磁鐵磁力進行類比與演示,孩子們的神情逐漸明朗。在此基礎上,隊員講解零線、地線和火線的區別,以插頭上方插腳較長的設計為例,說明其在防止漏電中的作用。為解釋電流概念,隊員以水流作喻,結合“水往低處流”的常識,闡述電流向電勢較低處流動的規律。孩子們專注于講解內容,課堂上不時有疑問提出,隊員逐一回應解答。

本次課程,孩子們在實踐中學到了豐富的數學和物理知識,在體育熱身中掌握科學運動的基本方法,多元的課程內容為他們打開了探索世界的更多窗口,也讓科學與健康的理念在互動中自然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