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擋不住青春踐行公益的腳步。2025年7月20日,山東大學(威海)山海“博時急救”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走進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怡園街道鞍山路社區,開展急救宣傳單發放活動,聚焦心肺復蘇知識普及,為提升社區居民急救意識添磚加瓦,用實際行動傳遞“救在身邊”的溫暖。
前期籌備:精心謀劃,只為精準傳遞 活動開展前,團隊成員做足功課。一方面,深入梳理心肺復蘇核心知識,從按壓頻率100-120次/分、按壓深度成人5-6厘米等專業要點,到操作流程中的關鍵細節,都進行反復打磨,確保能向居民清晰、準確講解。另一方面,設計制作急救宣傳單,以簡潔明了的文字搭配直觀圖示,把專業急救知識轉化為居民易讀、易懂的內容,為高效宣傳筑牢基礎。
社區宣傳:街頭巷尾,播撒急救種子 當日,鞍山路社區的街頭、樓宇間,活躍著團隊成員們的身影。大家身穿印有“山海博時急救宣傳團”標識的紅色馬甲,手持精心準備的宣傳單,主動走近居民。
在社區入口處,成員們遇到買菜歸來的阿姨,趕忙上前:“阿姨,給您講講心肺復蘇知識,關鍵時候能救命!”隨后,結合宣傳單,細致講解心肺復蘇適用場景、操步驟。阿姨認真聆聽,不時提問,成員們耐心答疑,讓知識真正入腦入心。
走到社區休閑區域,幾位居民正圍坐聊天。團隊成員輕輕加入,從“遇到有人突然暈倒該咋辦”切入,引出心肺復蘇知識。拿出宣傳單,指著圖示分步講解,居民們的好奇心被點燃,紛紛湊近學習,還互相交流討論,現場氛圍熱烈。
面對年紀稍大的居民,成員們放慢語速、放大音量,用更通俗的語言重復關鍵內容。一位大爺聽完后,感慨地說:“以前不懂這些,現在知道了,關鍵時刻可能能幫上大忙!”這樣的反饋,讓成員們深受鼓舞,宣講也愈發投入。
互動交流:以問促學,深化知識傳遞 宣傳過程中,互動問答成為深化知識的重要環節。成員們結合宣傳單內容,向居民拋出問題,如“心肺復蘇按壓和通氣比例是多少”“操作時要注意避免哪些誤區”等。居民們積極思考、踴躍回答,答對的居民收獲團隊準備的小禮品,答錯的也在成員講解下明晰知識。這種以問促學的方式,讓心肺復蘇知識在交流中進一步扎根居民心中。
青春擔當:踐行使命,守護社區安全 此次鞍山路社區之行,山東大學(威海)山海“博時急救”團隊的成員們,用熱情與專業,將心肺復蘇知識送到居民身邊。從前期籌備的嚴謹細致,到宣傳過程中的耐心講解,再到互動交流時的用心引導,每一步都彰顯山大學子的責任與擔當。
未來,團隊將持續深入更多社區,開展形式多樣的急救科普活動,讓急救知識覆蓋面更廣、滲透力更強。以青春之我,傳遞急救力量,守護社區安康,讓“救在身邊”的理念,在一次次實踐中綻放更耀眼的光彩,也讓山東大學(威海)社會實踐的青春活力,在服務社會中不斷延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