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區(qū)因釣魚城而聞名,釣魚城已成為合川區(qū)的重要文化符號之一,吸引著大量游客前來參觀。為進一步了解合川當?shù)匚幕厣瑢⑵淙谌牒罄m(xù)對釣魚城景區(qū)的文化宣傳之中,智能工程學院 “探古城文化 繪文旅新篇”美麗中國實踐團于2024年7月3日前往合川區(qū)美術館(又名釣魚城詩書畫院)與盧作孚故居進行實地調研。

研調魚城詩畫院 感悟童趣藝繪韻仲夏之月暑氣漸盛,頂著愈發(fā)熱烈的日光,實踐團一行于7月3日上午八點半出發(fā)前往合川區(qū)美術館。歷經(jīng)十數(shù)分鐘的車程,實踐團順利抵達合川美術館。館外墻壁噴繪有充滿童趣與奇思妙想的兒童涂鴉,小朋友以孩童獨有的視角,以畫傳情,展現(xiàn)內心對于美的理解,對于生活點滴的感悟。

實踐團移步館內,正逢“種子·力量”合川第二屆少兒美術作品雙年展于美術館內展出。展廳內的藝術作品形式各異,水墨長卷、古樸銅塑、精美漆扇。情以物興,物以情觀。展廳內數(shù)幅水墨長卷繪聲繪色的再現(xiàn)了釣魚城之戰(zhàn)的壯烈與傳奇,從蒙軍圍攻城下到宋軍奮力反抗再到蒙哥陣亡釣魚城下,以水墨的特殊意韻傳遞釣魚城意蘊。只存在于腦海中的天馬行空的聯(lián)想變作可視可觸的“藝術品”展覽于館內展廳之中,透過這些或質樸或精美的藝術品,能夠看到地方文化對于當?shù)貎和瘜γ酪庾R的塑造,以藝術形式浸潤兒童心靈。
探訪盧作孚故居 研習釣魚城意蘊離開美術館后,實踐團沿路前往盧作孚故居。盧作孚系重慶市合川籍著名愛國實業(yè)家,在合創(chuàng)辦民生企業(yè)。通過故居內圖文介紹,實踐團了解到盧作孚憑借自己的毅力和決心,改變了航運長期被外國輪船公司壟斷的情況。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故居之內,青磚綠瓦是沉默的見證者,紅柱木雕是無言的親歷者。歲月洪流的沖刷下,它們抵住時光的侵蝕,為后來者留守歷史的遺韻。

盧作孚的生平事跡與釣魚城所傳遞的民族精神高度契合。釣魚城之戰(zhàn)中將士抵死不降,直至蒙軍承諾不傷城內百姓性命;宜昌大撤退中,盧作孚承受喪母之痛之際仍強打精神只為運送川軍出川抗戰(zhàn)。釣魚城將士用生命詮釋了忠勇,盧作孚用一生踐行奉獻。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xiàn)了他對釣魚城意蘊的繼承和發(fā)展。

美術館外的童真童趣,提供了宣傳釣魚城的獨特視角;美術館內的奇思妙想,展現(xiàn)了合川釣城文化對于美的塑造;盧作孚的生平事跡,體現(xiàn)了釣魚城內涵延續(xù)與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通過本次調研活動,實踐團深入了解合川文化與釣魚城意蘊如何內化于當?shù)厝诵闹校羁腆w悟了合川文化與釣城意蘊的內部關聯(lián)。美麗中國實踐團持續(xù)更新中!
(文/徐夢琳 圖/雷燕榕 吳慮)
智能工程學院“探古城文化,繪文旅新篇” 美麗中國實踐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