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調色盤
發布時間:2025-06-24 閱讀:
青春的調色盤:我的大學生活剪影
當盛夏的蟬鳴再次響起,合上畢業紀念冊的瞬間,那些藏在時光褶皺里的大學生活片段,如同打翻的調色盤,在記憶中暈染開來。這段旅程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卻用細碎的日常,編織成了最珍貴的青春圖譜。
初入校園,撲面而來的是自由與未知交織的氣息。拖著行李箱走進六人寢室時,空氣中浮動著陌生又好奇的氛圍。來自五湖四海的室友,帶著各自家鄉的方言與生活習慣,在朝夕相處中碰撞出奇妙的火花。我們會為搶到食堂最后一份糖醋排骨歡呼,也會在考試周挑燈夜戰時共享一袋薯片。記得第一次宿舍集體過生日,大家瞞著壽星偷偷布置房間,當燭光映亮每個人的笑臉,那些初來乍到的不安,都化作了溫暖的歸屬感。
大學課堂是另一片令人著迷的天地。教授們不再照本宣科,而是將知識化作生動的故事。在《中國古代文學》課上,老師用戲曲唱腔吟誦《牡丹亭》,讓四百年前的愛情穿越時空;《心理學導論》的沙盤實驗里,我們通過擺放模型,窺見潛意識的奧秘。課后的圖書館成為我的“秘密基地”,木質桌椅上散落的筆記本、窗臺邊堆積的咖啡杯,見證著無數個與知識對話的清晨與黃昏。最難忘的是備考六級的日子,和室友相約占座,互相抽查單詞,當成績單上跳出理想分數時,才懂得堅持的意義。
社團活動則為生活注入了繽紛色彩。加入辯論隊的那個秋天,我從不敢直視觀眾的羞澀新人,成長為能在決賽場上據理力爭的辯手。備賽時,團隊成員圍坐在活動室,為一個論點反復推敲到凌晨;比賽中,思維的火花在攻防間迸發。而志愿者協會的經歷,讓我觸摸到了社會的溫度。在社區養老院陪伴老人時,聽他們講述年輕時的故事;為山區兒童募捐圖書時,看著孩子們回信里歪歪扭扭的感謝,忽然明白善意雖小,卻能點亮他人的世界。
當然,大學生活并非只有順遂。面對高等數學的復雜公式,我曾在自習室急得掉眼淚;小組作業時,也因意見分歧與同學爭執。但正是這些磕絆,教會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迷茫時,輔導員的一句“成長本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讓我學會與焦慮和解;受挫后,朋友的擁抱和鼓勵,成為繼續前行的底氣。
如今站在畢業的路口回望,大學生活就像一幅未完成的油畫。課堂筆記里的批注、社團活動的照片、操場夜跑時的晚風,都是不可或缺的筆觸。這段旅程教會我的,不僅是專業知識,更是如何在自由中自律,在探索中成長,在跌撞中學會與世界溫柔相處。那些歡笑與淚水交織的日子,終將成為青春最動人的注腳,指引我走向更遠的未來。
作者:滕竹 來源:日常校園生活
大學生活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