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徽磚韻,聆聽匠人心
“青峰碧水繡江灣,黛瓦徽磚一翠間。古韻遺芳多歲月,鄉賢耕讀錦衣還。”坐落于皖南邊陲的徽磚誕生地廣德市,鐘靈毓秀,文風鼎盛,如今鴻文續撰,文教昌明,2025年7月3日,安徽理工大學土木建筑學院“蓼花知行”志愿服務隊赴廣德市新杭鎮百家廟村探索徽磚古韻,弘揚匠心精神,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與智慧,攜手共筑鄉村振興夢。
圖為徽磚非遺傳承人黃師傅講解徽磚發展。王梓仰 攝
非遺傳承人黃師傅位于徽磚窯中,詳細地為志愿隊員們講解徽磚的發展脈絡與歷史淵源。他從唐宋時期徽州磚瓦業的萌芽講起,提到宋代墓葬中已出現的磚雕紋飾,又細說明清徽商崛起后,如何將徽磚工藝推向巔峰——那時徽商回鄉修建宅邸、祠堂,讓磚雕成為身份象征,連紋樣里都藏著儒家“仁孝禮義”的講究。追本溯源,匠心傳世,隊員們聽得入神,仿佛透過黃師傅的講述,觸摸到了那些嵌在古建里的歲月年輪。
圖為志愿隊全體成員與黃師傅合影。王梓仰 攝
古磚淵藪,薪火相傳,在本次實踐活動中,志愿者們觸摸到徽磚千年雕琢的歷史溫度,邂逅了匠人矢志不渝的匠心精神,只有深入探秘徽磚文化的深邃底蘊,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與智慧,才能以歷史文脈的滋養推動現代文明發展,為鄉村振興筑牢精神根基。志愿者們表示,將繼續以熱忱之心投身優秀文化傳承事業,以積極的態度奔赴鄉村振興實踐,攜手繪就廣德文化的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