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侯之嬌 易夢柃)“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在農村。大學生群體通過“三下鄉”活動響應偉大號召,在廣袤的農村土地上揮灑青春汗水。它不僅是大學生了解國情、服務社會、增長才干的實踐平臺,更是匯聚青春智慧與力量,服務民族復興偉業的重要行動。
7月3日,懷化學院外國語學院SunshineAction志愿服務小隊深入湖南省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堯市鎮大坪村,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聚焦多維度,涵蓋龍舟文化傳承、推廣普通話、調研經濟發展現狀、村民生活狀況、留守兒童問題及心理健康關注等多個維度,旨在通過實地探訪呈現鄉村真實圖景。
探訪:山水間的村落風貌與產業圖景
清晨,志愿服務小隊抵達大坪村。村口“鄉村振興,人人有責”標語醒目。沿途可見村民在水稻田中穿梭,一位村民介紹,水稻是當地傳統支柱產業,但受地形和交通限制,規模化種植和銷售面臨挑戰。小隊隨后經過冰糖橙果園,有果農正在管理幼果。一位果農表示,近年來氣候波動對產量有一定影響,好在政府積極推廣電商平臺,部分農戶嘗試線上銷售,收入狀況略有改善。大坪村經濟以水稻、冰糖橙農業為主,輔以少量養殖。村民收入普遍不高,青壯年多外出務工,村中以留守老人兒童為主。
觀察:文化傳承、民生關切與基層脈搏
午后,志愿服務小隊沉浸式體驗了當地激蕩人心的龍舟文化。小隊成員親身參與劃槳,感受著競渡時齊心協力的澎湃激情與水花四濺的獨特魅力。休憩間隙,小隊成員與龍舟選手深入交談,得知大坪村龍舟隊已經有了數年的歷史,并取得多次佳績。小隊成員還觀察到,龍舟隊中大部分為年輕的隊員,龍舟隊長坦言,雖然部分青壯年外出務工,但每逢端午等重要節日,大家仍會盡力返鄉參與。

圖為實踐隊員體驗龍舟文化。(于蕓攝)
為進一步了解村莊發展脈絡和民生需求,志愿服務小隊專程走訪了大坪村黨群服務中心。中心內,各類政策宣傳欄、便民服務指南和“黨建引領促發展”的標語有序布置。村黨支部委員唐濱熱情接待了隊員們。
交流中,村黨支部委員唐濱詳細介紹了村莊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規劃以及留守兒童關懷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面臨的困難。他特別提到,鄉村教育資源和兒童心理健康服務是當前亟需加強的領域。懷化學院外國語學院SunshineAction志愿服務小隊對此表示,計劃利用學院專業優勢,組織志愿服務小隊開展針對留守兒童的暑期課業輔導、雙語啟蒙以及心理健康關愛活動,為村莊的兒童成長貢獻一份力量。

圖為團總支負責人王琪斐老師在黨群服務中心與村干部交流(于蕓攝)
聚焦:留守兒童與鄉村生活日常
帶著從黨群服務中心了解到的信息,志愿服務小隊深入村戶,重點關注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況。在一戶典型的留守家庭,年邁的祖父母承擔起照料兩名學齡兒童的重擔,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孩子們課余時間主要用于幫助家務或獨自學習,缺乏系統的課外活動和心理疏導資源。通過輕松的非正式交流,隊員們了解到孩子們普遍存在的孤獨感和學業壓力。

圖為實踐隊員與當地留守兒童交流。(于蕓攝)
在鄉村經濟生活考察中,小隊走訪了村內小賣部。店主反映平日客流量少,收入主要依賴節假日外出務工人員返鄉。與村民閑談時,一位中年村民坦言,生計壓力是主要困擾,但鄰里間的守望相助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焦慮。
尾聲:記錄與展望
活動尾聲,志愿服務小隊在村廣場與部分村民和村干部合影留念。此次合影為本次大坪村之行畫上了句號,也為雙方后續合作奠定了基礎。

圖為實踐團隊與大坪村代表合影留念。(于蕓攝)
通過在大坪村實地走訪農戶,體驗龍舟文化,并與村干部、村民深入交流,SunshineAction志愿服務小隊收集了大量關于當地村民生活狀況以及留守兒童需求的一手信息。這些詳實的觀察與記錄,為懷化學院外國語學院后續籌劃針對性的幫扶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