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物新語,瀛風去以創意喚醒鄉村記憶
為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創新路徑,實現閑置資源的藝術化轉型。2025年7月5日,瀛風去文化藝術服務團在紅巖村啟動“舊物改造”計劃,旨在通過創意改造的方式,讓村民在所見所聞所感中受藝術熏陶,讓舊物在藝術重構中獲新生。

活動伊始,志愿者們便挨家挨戶實地走訪,叩開村民家門后,他們耐心詢問村民家中承載歲月記憶的舊物情況,做好收集工作;同時主動俯身服務,為村民解決修理小家電、疏通管道等生活難題。在真誠的互動中,志愿者不僅收獲了滿滿當當的舊物,更拉進了與村民之間的距離,為后續改造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歲月失語,惟物能言。志愿者們發揮專業特長,針對每件舊物的特點巧妙改造:斑駁的長板凳被繪上鄉土風情的圖案;破舊的瓦片與木板經彩繪點綴,成了別致的裝飾;收集的紙板則被精心剪裁拼貼,生動展現三下鄉的精彩瞬間,讓被歲月封塵的舊物,在藝術重塑中煥發新生。

此次戲劇影視學院瀛風去文化藝術服務團"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采用“志愿+創意改造”模式,以藝術創作為媒介,喚醒了沉睡的鄉村文化基因。讓斑駁的農具、褪色的家具轉化為承載著鄉愁的藝術品、讓紅巖的風吹到更遠的地方。

撰稿:楊浩、徐顏
圖片來源:瀛風去文化藝術服務團
指導老師:趙天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