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訪小崗故地,聆聽改革回響:探尋鄉村振興新路徑
為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激發農村青年創新創業活力,7月3日,巢湖學院電子工程學院“農創協同發展,鄉創勢能奔涌”實踐團赴鳳陽縣小崗村開展調研活動,探尋鄉村振興密碼。


一、科技賦能:“現代農業的智慧密碼”
實踐團來到鳳陽縣小崗村匠心科技有限公司。在匠心葡萄園基地,負責人引領成員們走進現代農業科技的奇妙世界。智能灌溉系統精準調控水分,數字化病蟲害預警平臺實時守護作物健康,這些先進技術讓成員們大開眼界;貎,一串串葡萄在精心調控的溫濕度環境中茁壯成長,充分展現了科技賦能下農業生產的精細化管理水平。成員們不僅饒有興致地體驗了部分智能設備的操作,還與技術人員就智慧農業的推廣難點、經濟效益以及對傳統種植模式的革新展開了深入交流。“以前種地靠經驗,現在靠科技,精準又高效!”實踐團成員感慨道。通過這次親身體驗,大家深刻認識到科技創新是驅動農業現代化、提升農產品競爭力的核心引擎,也是小崗村在新時代續寫改革篇章的重要支撐。

二、商業變遷:鄉村市場的“繁榮密碼”
實踐團以“鄉村振興中的商業新生態”為主題,對當地超市老板進行了深度采訪。超市老板回憶起早年小崗村的商業景象:商業形態單一,物資供應匱乏,村民購物選擇極為有限。然而,隨著小崗村改革的深入推進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旅游、農業等產業迅速發展,村里的人流量大幅增加,商業機遇也隨之涌現。
他果斷抓住商機,擴大超市規模,豐富商品種類,并引入現代化管理模式。如今,超市內商品琳瑯滿目,涵蓋生活用品、特色農產品、旅游紀念品等多個品類,既滿足了村民的日常需求,也為游客提供了便利。
當被問及鄉村商業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時,超市老板笑著說:“我們村的年輕人都愿意回來,還有很多外鄉年輕人帶著先進技術和專業營銷方式來我們這呢!”實踐團成員從他的敘述中,深切體會到小崗村在鄉村振興進程中所經歷的顯著變化。小崗村超市的成長,不僅是商業個體的蓬勃發展,更是小崗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動縮影。
三、產業融合:多元發展的“振興藍圖”
隨后,實踐隊員前往村委會采訪了小崗村村委委員、石馬西支部書記楊偉。楊書記向實踐團詳細介紹了小崗村的產業發展格局:“我們以現代農業為基礎,以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為核心,通過旅游、培訓教育和農村電商三大支柱齊頭并進,積極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致力于實現‘一產做優、二產做強、三產做旺’的目標。”
按照“推動現代農業轉型升級,一產做優;加快小崗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建設,二產做強;推進紅色旅游、鄉村休閑、研學拓展、培訓教育、農村電商等鄉村富民產業齊頭并進,三產做旺”的思路,小崗村現已形成以5平方公里小崗產業園為龍頭,種植業、養殖業、旅游業為支柱的多業并舉產業格局。
這一發展模式帶來了顯著成效:集體增收,村民致富,小崗村成為鄉村振興的典范。該村實現集體經濟收入1480萬元、固定資產7億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萬元。從2018年年底開始,村民連續七年由村集體為村民分紅,并由村集體出資為村民代繳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養老保險,讓村民享受發展紅利,增強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青年扎根鄉土,賦能家鄉煥新
實踐團深入采訪青年創業者吳斌,聆聽其扎根鄉土、逐夢創業的奮斗歷程。吳斌向實踐團成員詳細闡述了創業初心:“鄉村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熱土,我希望用所學所長,為家鄉發展注入新活力。”目前,吳斌主導的餐飲企業、加工廠及農場已初具規模,不僅有效帶動當地村民就業,更通過技術賦能與品牌建設,顯著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吳斌的勵志經歷生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將個人理想融入家鄉發展浪潮的擔當與智慧,青年榜樣的力量如同一顆充滿活力的種子,深深扎根于小崗村的沃土,不僅為鄉村產業注入了強勁動能,其成功模式也如同一面旗幟,吸引著更多有志青年關注鄉村、回歸鄉村,共同繪制鄉村振興的嶄新圖景。

近年來,小崗村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發展態勢良好,吸引了不少青年人回鄉工作,為鄉村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他們帶著新理念和新技術回鄉,為小崗村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小崗村的青年人正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到家鄉的建設中,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讓實踐團成員深刻感受到小崗村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積極探索與顯著成就。大家紛紛表示,將把在小崗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帶回學校,傳播給更多同學,同時激勵自己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為未來為鄉村發展貢獻青春力量。相信在未來,小崗村將繼續書寫鄉村振興的精彩篇章,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