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讓理論“活”起來 鄉音傳遍建安區
發布時間:2025-07-08 閱讀:
七月驕陽似火,許昌建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內氣氛同樣熱烈。作為安陽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的一名普通學生、學校暑期“三下鄉”理論普及宣講團的一員,以獨立宣講者的身份站在了家鄉父老面前。
宣講籌備之初,挑戰已然顯現:如何讓理論宣講在鄉親們心中“活”起來?藝術專業學生獨自承擔宣講任務,既無團隊協作緩沖,更需直面將宏大理論轉化為具象表達的難題。從宣講主題的凝練、內容的打磨,到課件與視覺材料的設計,皆由一人反復構思、獨立完成。夜深人靜時,我常對著一頁頁理論材料凝神苦思,如何將藝術設計的專長融入其中,讓政策精神在故鄉的土地上生根發芽。這份“獨當一面”的挑戰,是壓力,更是青年學子反哺桑梓的深沉自覺。
我創作了系列主題鮮明、形象生動的視覺海報與圖解,將“新發展理念”等宏大主題巧妙解構為清晰直觀的視覺符號。當一幅展現綠色生態與經濟活力和諧共生的設計圖呈現在屏幕上時,臺下一位原本凝神的大爺豁然開朗:“哦,這就是咱建安區引進光伏項目、搞生態農業的道理啊!”理論不再是遙遠抽象的術語,而是身邊可觸可感的發展脈搏。當許昌鈞瓷煥新、建安區特色農業發展的影像,配以深入淺出的理論解讀在屏幕上流淌,鄉音鄉景與時代強音完美交融。一位阿姨在宣講后感慨:“原來電視里常說的‘高質量發展’,就是咱村合作社引進的新品種辣椒賣得好、大家分紅多啊!”理論宣講因與腳下的土地血脈相連而充滿溫度,藝術設計則如一座堅實的橋梁,讓思想的光輝穩穩地照進尋常百姓家的院落。
當藝術創意與青年擔當相遇,理論便不再是懸浮于空中的樓閣,而是扎根鄉土、可感可觸的蓬勃力量。青年學子以專業所學服務家鄉熱土,讓理論宣講在鄉音鄉情中煥發直抵人心的生命力。這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青春在時代召喚下書寫的生動答卷——以創新為筆,在家鄉的畫卷上,繪就新思想的萬千氣象。
作者:大學生網報 來源:大學生網報
三下鄉推薦
- “三下鄉”啟征程,體醫融合護星童
-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以“深耕基層踐初心,體醫融合護‘星’夢”為主題,充分發揮體育學院和基礎醫學院的專業優勢,將運動康復與醫療
- 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