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破解鄉村休閑農業品牌化難題,嘉興大學鵲禾項目團隊近日走進嘉善縣鴉鵲村,循著"黨建紅"與"產業綠"的交織脈絡,深度調研"6070共富工坊"與"一心三區"發展格局。這個地處江浙交界、總面積5.87平方公里的村落,正以"民欣鵲躍共富先行"黨建品牌為引領,憑借"持股飛田"項目創下全鎮第一的經營性收入,更攬獲省級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等多項榮譽,為團隊挖掘"科技農業+生態體驗"特色提供了鮮活樣本。
圖1 團隊赴鴉鵲村黨群服務中心調研合照 在鴉鵲村黨群服務中心,"6070共富工坊"的紐扣按壓聲與團隊的討論聲交織成趣。這個藏身于民欣鵲躍廳的"共富引擎",既延續著毗鄰黨建的紅色基因,又通過紐扣加工、手工制作等產業,讓高齡老人、居家婦女等群體實現"家門口就業"。團隊成員蹲點記錄時發現,工坊創新的"黨建統領、政府扶持、市場運營、社會支撐、公共服務"五位一體模式,不僅讓"互聯網+"訂單從屏幕飛向指尖,更讓休息區的家常話變成了鄉村治理的"金點子"——有村民提議將太空番茄與紐扣工藝結合做伴手禮,恰好與團隊構思的"科技農產品+非遺包裝"品牌方案不謀而合。
圖2 團隊成員在“6070共富工坊”與村民交流 看著老人們指尖翻飛的紐扣,聽著他們講述"城鎮圈"黨建聯建帶來的新變化,團隊愈發清晰:這里不僅是增收平臺,更是休閑農業品牌的"故事富礦"。下一步,這些帶著溫度的手作與創新模式,將被轉化為差異化品牌的核心素材,讓鴉鵲村的共富故事,通過"種植科普+采摘體驗+康養餐飲"的全鏈條設計,走進長三角客群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