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紅色血脈 汲取奮進力量: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實踐隊重走青島紅色之路
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賡續紅色血脈,從百年黨史中汲取砥礪前行的磅礴偉力,2025年7月3日至8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某年某月某個”實踐隊8名成員懷揣赤誠之心,奔赴青島這片浸潤著英雄熱血的土地,開展了為期六天的“重走紅色之路,厚植家國情懷”主題社會實踐。隊員們以青春的腳步丈量歷史的厚度,在沉浸式學習中感悟信仰之光,體悟精神偉力。
首站:軍博礪志,向海圖強
實踐隊首站抵達莊嚴肅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萬噸現代化巨艦的巍峨雄姿與歷經戰火洗禮的斑駁功勛艇形成強烈對比,無聲訴說著人民海軍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壯闊征程。駐足于功勛驅逐艦前,隊長楊文鈺撫摸著冰冷的鋼鐵,動情地說:“這每一道銹跡都是歷史的勛章,銘刻著先輩的犧牲與榮光。它更是一記警鐘,時刻鞭策吾輩青年,唯有以科技報國之志,鍛造倚天長劍,方能不負重托,守護這萬里海疆的安寧!”
追憶:工運星火,永不熄滅
在青島工人運動紀念館,塵封的歷史畫卷在隊員們面前徐徐展開。1925年那場轟轟烈烈的罷工運動的血火史料,仿佛穿越時空,帶來巨大的心靈震撼。泛黃的《罷工宣言》、斑駁的歷史照片,無聲地訴說著工人們為爭取尊嚴和權益所付出的巨大犧牲。隊員汪熙在日記中深深感嘆:“這薄薄紙頁上的宣言,字字千鈞,是以生命為代價書寫的抗爭!它如星火般閃耀,穿透歲月塵埃,直抵我心。先輩們用熱血點燃了希望,今日我輩青年,豈敢有絲毫懈怠?奮斗,就是我們最響亮的回答!”
緬懷:英烈千秋,山河永念
步入莊嚴肅穆的青島革命烈士紀念館,“山河魂”烈士群雕巍然矗立,氣勢恢宏,令人肅然起敬。當隊員們讀到一位年僅22歲的烈士在硝煙彌漫的戰壕里寫下的家書——“愿以我血換新天”時,巨大的情感沖擊讓紀旭鍇和梁城壘瞬間哽咽,眼眶濕潤。他們聲音微顫:“他們永遠定格在了最青春的年華,用生命為我們換來了這和平盛世。我們何其有幸生于今日!唯有銘記,唯有奮進,替他們把未看盡的繁華看遍,把未完成的理想實現,方不負這熱血澆灌的土地!”
警醒:歷史傷痕,自強不息
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的百年炮臺廢墟,宛如一道刻在大地上的深深傷痕,成為一堂最為直觀、震撼的“行走的思政課”。站在昔日殖民者留下的斷壁殘垣前,李華和朱武神情凝重,陷入沉思。他們深刻反思:“這屈辱的遺跡,是‘弱國無外交’最沉痛的注腳,是落后就要挨打最無情的鐵證。它時刻警醒我們:和平與尊嚴,從來不是乞求得來,唯有自強不息,挺直脊梁,掌握核心力量,才能在世界的舞臺上擁有真正的話語權!”
尋根:真理光芒,照亮征程
實踐收官之站,隊員們來到了中共青島黨史紀念館。這里,從鄧恩銘等革命先驅建立青島早期黨組織時使用過的簡陋油印機,到展現新時代青島宏偉發展藍圖的現代化展示,濃縮了青島在黨領導下翻天覆地的滄桑巨變。隊員們通過先進的數碼影像技術,沉浸式體悟了真理探索的艱辛與輝煌,感受了“真理的味道”的甘甜與力量。在鮮艷的黨旗下,強博軒、張鑫杰、朱武、紀旭鍇、李華、梁城壘等隊員莊嚴列隊,緊握右拳,重溫入團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鏗鏘有力的誓言在紀念館內回蕩,是青春的承諾,更是信仰的傳承。
青春誓言:信仰為炬,砥礪前行
六天的紅色尋訪之旅,是一次滌蕩靈魂的思想洗禮,更是一場在革命圣地莊嚴立下的青春宣誓。歷史的回響與現實的召喚在隊員們心中激蕩交融。實踐隊員們深刻認識到,紅色基因是流淌在血脈中的寶貴財富,是激勵我們不畏艱險、奮勇向前的強大精神動力。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某年某月某個”實踐隊全體隊員將以此次實踐為新的起點,讓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將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