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未散時,教室里便已浮動著稚嫩的讀書聲。那些低垂的小腦袋,那些攥緊鉛筆的纖細手指,在熹微的晨光中凝成一片搖曳的花海。他們時而蹙眉時而展顏的模樣,像極了一簇簇沾著露水的太陽花——這般毫無保留的綻放,總能讓昨夜伏案備課的倦意,悄然消融在夏風里。
我常常捧著故事書坐在講臺邊,看陽光如何沿著窗欞慢慢爬上他們的課本。有時念到童話里的魔法森林,后排的男孩子會突然直起腰板;有時播放科普視頻時,整個教室都會響起窸窣的驚嘆。那些突然仰起的小臉上,總躍動著令我心頭微顫的光亮,像無數星子墜落在深潭。
當然也有黯然垂首的時刻。某個總寫錯筆畫的孩子,某道講解三遍仍困惑的數學題,都在黃昏的辦公室里化作教案本上反復修改的批注。好在走廊永遠飄著其他支教老師的說笑聲,我們分享著各自班級的趣事與難題,保溫杯里的胖大海在傳遞間漸漸見底。
當離別被寫進倒計時,我終于明白教育原是這樣的過程:我們用知識在孩子們心田埋下種子,卻要等到很多個春天之后,才能望見郁郁蔥蔥。而此刻,我只需做那個在晨光中為他們輕輕翻開書頁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