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運轉的數字化浪潮沖擊下,活字印刷的獨特技藝正面臨傳承的嚴峻挑戰。墨香氤氳的作坊、沉甸甸的鉛字溫度,逐漸淡出當代視野,成為被時代封存的記憶。珍貴的傳統技藝正瀕臨失落,其蘊含的工匠精神與創新基因亟待守護。
因此,常州工學院活字派團隊的成員在團隊負責人袁心迎的組織下來到了阿山活字印刷坊,參與此次活動,旨在讓指尖重新觸碰歷史的脈絡,在排字、刷墨、覆紙、拓印的親身體驗中,感受漢字在方寸間的生動“舞蹈”,體悟先民推動文明的磅礴力量。
圖為阿山活版印刷店在夜色中門楣亮起暖光 通訊員 方美玉攝
踏入店門,暖黃燈光勾勒出古舊印刷機輪廓,滿墻活字模板如文化星河。團隊成員們圍攏在店員身旁,聽其講解活字印刷原理。指尖輕觸金屬活字,凹凸紋理傳遞著千年技藝的厚重。在排版體驗區,成員們嘗試將“傳承”“創新”等字模精準排列,反復調整間距,為后續印刷做準備。
圖為排列整齊的金屬活字 通訊員 袁心迎攝
操作印刷機時,大家分工明確,有人均勻刷墨,有人小心鋪紙,隨著手柄轉動,油墨在紙張上拓印出清晰字跡,古樸的墨香彌漫開來。過程中,因壓力控制不當,印刷出的圖案深淺不一,成員們便互相探討、重新嘗試,在失敗中摸索技巧。
圖為活版印刷機 通訊員 張萌攝
與店主交流得知,阿山活版印刷店堅守傳統工藝二十余年,開發出冰箱貼、手賬本等文創產品,讓活字印刷走進大眾生活。店主感慨:“希望年輕人能通過這些文創,愛上老手藝,讓活字印刷延續生命力。” 成員們深受觸動,意識到傳承非遺不僅是保護技藝,更是賦予其新時代的表達。
此次實踐,團隊以親身體驗,解碼活字印刷的智慧,也為傳統技藝的傳承創新注入青春思考,讓古老的活版印刷,在當代碰撞出傳承的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