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將前期對黃河流域生態調研結果與專業知識深度融合,讓學術智慧轉化為守護母親河的實際效能, 2025年7月19日,河圖之“Mg”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高分子材料創新園坤鑫研發中心,在指導老師帶領下,系統學習礦物浮選的流程,從源頭了解重金屬廢水可能產生的原因,結合所學專業知識,為處理黃河流域企業產生的重金屬廢水開拓了新思路。
實踐團首先參觀了企業礦樣室,其中包含多種礦石樣本,蘊含豐富的有價金屬。指導老師介紹,通過系統化的破碎、精細研磨及浮選工藝,礦石中蘊藏的多種有價金屬得以有效釋放與富集,這為后續高效分離與回收奠定了基礎。這一基礎物理過程,也為未來處理黃河復雜水體中分散的重金屬離子提供了初步分離思路。
隨后,企業指導老師現場演示浮選技術:利用浮選機進行浮選操作,浮選過程中捕收劑和其他藥劑協同作用,將研細礦石中的有價金屬礦物聚集在泡沫表面,通過收集泡沫實現金屬離子的富集回收。在老師的鼓勵下,實踐團成員動手操作設備,成功完成了從原礦到精礦浮選的完整浮選流程。據了解,此方法收集到的金屬離子經后續處理可用于新能源電池等產品的生產,實現資源循環利用。這讓團隊意識到,重金屬廢水中游離重金屬離子,可以利用化學沉降的方法使其進一步沉淀,進而讓沉淀物再次進入浮選工藝流程。此技術若應用于黃河流域重金屬廢水治理,或能有效去除水中游離重金屬離子,兼具環保與資源回收價值。
最后,研發中心趙主任向實踐團展示尖端分析設備——X射線熒光光譜儀。該儀器能通過分析物質對X射線的熒光反應,精準確定其中各元素的相對含量,為金屬離子的定量分析提供科學數據。這種精準檢測技術是實現黃河水重金屬離子高效處理的前提,為黃河保護提供支撐。
此次實踐活動通過參觀、學習與實操,讓河圖之“Mg”暑期社會實踐團對有價金屬礦物浮選富集技術有了系統了解。這些技術中蘊含的“靶向聚集”“精準檢測”等思路,為處理黃河流域水體中暗藏的游離重金屬離子提供了新的方向,也為團隊后續結合專業知識參與黃河生態保護工作積累了實踐經驗。
(撰稿:梁渝湉 孟嬌倩 孫晨宇 圖片:夏麗嬌 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