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皖西學院外國語學院“科技繪就七彩夢,雙語傳揚華夏美—智慧課堂進社區”暑期實踐團的志愿者們走進月亮島社區,開展了以“綠色環保”為主題的有趣小課堂,旨在讓小朋友們對環保有更深入的認識,養成綠色生活習慣,守護美麗家園。
課堂伊始,主講老師先后播放了地球壯美風光與污染困境的兩段視頻,碧海藍天的澄澈與滿布油污的海面,蔥郁山林的生機與灰蒙天際的濃煙形成強烈對比。小朋友們目不轉睛,神情隨著畫面變換起伏。當視頻暫停,稚嫩的小手如破土春筍般高高舉起:“老師!塑料袋困住小魚,該怎么辦呢?”“黑煙是工廠在排廢氣,氣球會呼吸難受的!”此起彼伏的童聲里,思維火花競相迸發,這場環保課堂在熱烈的互動中綻放出靈動光彩。

圖為小朋友積極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程唐和子供圖
“我看到好多小動物都不在了,我們是不是再也看不到他們了?”幼兒園大班的卓文君在看視頻時很是擔心。
“環境污染太可怕了,我們不能再排放這么多污染物了!”三年級的申振宇有這樣的感觸。
放完視頻后,老師的目光掃過一張張稚嫩的臉龐并說道:“地球就像一位無私哺育我們的母親,用青山綠水滋養著萬物生長。如今她正面臨著環境的挑戰,那么大家在生活里,都悄悄為地球媽媽做過哪些暖心的小舉動呀?”
“老師!我把早點的垃圾袋準確投進垃圾桶啦!”“離開房間要隨手關燈,不能浪費電!”“扔垃圾得分類,這樣能讓廢物變寶貝!”小朋友們腰背挺直苗,小手高高舉起,積極主動回答老師了的問題。在這場火熱的交流中,環保的概念正被孩子們純真的行動詮釋得愈發清晰,保護地球的種子也悄然在他們心中深深扎根。
隨后,主講老師拿出紅、藍、綠、灰四個迷你垃圾桶模型,向小朋友們講解垃圾分類的小知識。接著開展垃圾分類小游戲,給每位小朋友發放印有垃圾圖案的卡片,讓大家將卡片投進對應垃圾桶里。在趣味實踐中,垃圾分類的知識深深印刻在孩子們心中。

圖為助教老師為同學講解垃圾分類程唐和子供圖
“畫筆勾勒綠色夢色彩喚醒環保情”,在課堂的尾聲,老師將彩筆和畫紙一一分發給小朋友們,“現在,該輪到大家用畫筆守護地球啦!”拿到畫具的孩子們紛紛低頭認真構思,用五彩斑斕的色彩描繪對地球的愛與守護。同時,老師也和小朋友們一起制作了環保小風車,微風拂過,風車歡快地轉動起來。“希望這些小風車能把環保的理念傳遞出去,讓保護環境的'風'吹進每個人的心里。”實踐團成員姚蘭說道。

圖為小朋友們和志愿者們一起展示自己的作品陳燦
“今天的課堂很有趣,我學會了保護環境的方法和垃圾分類的知識,環境污染太可怕了,從今天起我要做保護環境的小衛士”五年級的李澤一有這樣的感悟。
“從這門課中我學會了很多東西,我深刻意識到,環保教育要從點滴做起,每一次耐心講解、每一份創意引導,都能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綠色種子,未來終會長成守護地球的參天大樹。”實踐團成員趙秀文這樣表示。
保護環境,人人都是行動者。這堂綠色環保課,讓小朋友們直觀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危害,懂得珍惜家園的重要性,學會了垃圾分類、節約用電等實用環保知識。希望從今天起,小朋友們能把環保意識融入生活,做守護地球的小衛士,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好。
通訊員朱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