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5 日,驕陽似火,卻阻擋不了合肥大學青年志愿者聯合會 “童夢護航,關愛領航” 團隊服務鄉村教育的熱情。在指導老師韓鈺的帶領下,團隊于泗縣開展 “三下鄉” 社會實踐活動,以 “創意手工 + 課業輔導 + 學科拓展 + 特色手語” 四維課堂模式,為鄉村兒童打造沉浸式學習體驗,用青春之力澆灌鄉村教育之花。
清晨 8 時 30 分,充滿趣味的手工課率先拉開了當天活動的序幕。陽光透過教室窗戶,灑在一張張稚嫩的笑臉上。團隊成員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彩紙、絲帶、膠水等材料,手把手地教孩子們制作花朵。從折疊彩紙到裁剪花瓣,再到粘貼花蕊,每一個步驟都進行耐心細致的講解。孩子們全神貫注地跟著操作,一雙雙小手靈活地擺弄著材料。不一會兒,教室里就 “綻放” 出了五顏六色的紙花。大家興奮地相互展示作品,歡聲笑語回蕩在整個教室。這堂手工課,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更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和審美能力,讓藝術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悄然生根發芽。
午后 14 時 30 分,學科拓展課堂聚焦趣味數學課,帶領孩子們探索特殊三角形的奧秘。團隊成員先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解,介紹等腰、直角、等邊三角形的特點,并結合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們理解它們之間的差異。隨后,志愿者指導學生們用直尺繪制圖形,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直觀的視覺呈現。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掌握三角形面積公式 “底 × 高 ÷2”,團隊成員設計了有趣的小游戲,讓學生們測量自己繪制的三角形邊長、計算面積,還用兩個全等三角形拼平行四邊形來驗證公式。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孩子們充滿探索的熱情,原本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趣味十足。
手語課上,團隊成員以 “無聲韻律” 傳遞溫情。課程從簡單的問候手勢教起,逐步過渡到手語歌曲教學。團隊成員將每個動作進行細致分解,同步示范,確保每個孩子都能清晰地看到每個手勢的要領。學生們專注地模仿著,讓 “愛”“希望”“加油” 等情感借由手勢流淌。當整齊的手語動作隨著旋律舞動,無聲交流的力量直抵人心。這堂手語課,不僅拓寬了學生們的表達維度,更在彼此配合中培育了共情與團結,校園里漾起溫暖而有力量的漣漪。
夕陽西沉時,一天的支教活動落下帷幕,但孩子們眼中求知的星火卻愈發明亮。在實踐期間,團隊將持續深化 “課程 + 陪伴” 模式,推出傳統文化、科學實驗等更多特色內容,讓合肥大學青年的智慧與鄉村教育需求同頻共振,用青春筆觸書寫支教暖行新篇章,為鄉村教育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