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普及急救知識,提高社區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7月7日,杭州師范大學“救在浙里”紅十字會學生分會的成員走進創景社區假日學校,開展了一場內容豐富、實用性強的急救知識宣講活動,宣講活動圍繞“溺水、踩踏、心肺復蘇、流鼻血”四個主題展開。

在溺水宣講環節,志愿者們首先向學生們介紹了溺水事故的常見原因。志愿者們不斷強調,預防溺水的關鍵在于提高安全意識,避免在危險水域游泳或玩耍,尤其是青少年和兒童,應在父母的陪同下進行水上活動。接著,志愿者們詳細講解了溺水的識別方法。他們指出,溺水者往往無法呼救,可能表現為異常的掙扎動作。志愿者們提醒學生們,一旦發現有人出現這些跡象,應立即采取行動,切勿誤以為對方在“玩耍”而錯失救援機會。在救援技巧方面,志愿者們強調了“安全第一”的原則,介紹了多種救援方法,要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直接救援。特別提醒,非專業救援人員不要輕易下水施救,以免發生二次溺水事故。

溺水后的急救環節,當屬心肺復蘇。在心肺復蘇環節,志愿者們首先向學生們介紹了心肺復蘇的重要性,以防錯過寶貴的救援時間。在實踐方面,志愿者們通過理論講解和現場演示相結合的方式,向居民傳授了心肺復蘇的基本流程。此外,志愿者們還詳細介紹了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使用方法。他們指出,AED是一種可以自動分析心律并進行電擊的設備,對于心臟驟停患者具有重要的救治作用。志愿者們詳細講解了AED的操作步驟,并強調了使用AED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在踩踏宣講環節,志愿者們首先向學生們介紹了踩踏事故發生的常見原因。接著,志愿者們詳細講解了踩踏事故的預防措施并提醒學生們要關注活動現場的安全提示和疏散指示,一旦發生踩踏事故,要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在踩踏發生時的自救互救方面,志愿者們介紹了多種實用的技巧并進行了演示,還講解了踩踏事故發生后的急救措施。此外,志愿者們提醒學生們在假期等盡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保護好自己。
最后,針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流鼻血情況,志愿者們首先向學生們介紹了流鼻血的常見原因和自己第一時間的處理方法,并向大家說明了一些錯誤方法的“雷區”。志愿者們也向學生們講解了一些預防流鼻血的措施,做好在生活中預防流鼻血的發生。
此次宣講活動得到了學生們的積極響應和廣泛好評,紛紛表示,通過這次活動,不僅學到了實用的急救知識,還提高了自身的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杭州師范大學紅十字會學生分會將繼續開展此類公益活動,為構建安全、和諧的社區環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