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正值七七事變88周年,硝煙雖遠,警鐘長鳴。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赴金寨縣調研靈芝加工產業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前往金寨紅軍廣場開展瞻仰祭奠活動,在歷史的回響中追尋紅色足跡,于先烈的精神豐碑前汲取奮進力量。
豐碑矗立處哀思寄忠魂 金寨,作為著名的革命老區,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在革命戰爭年代,這里先后組建了11支主力紅軍隊伍,10萬金寨兒女為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事業英勇獻身,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7月7日下午,金寨紅軍廣場上,松柏蒼翠,莊嚴肅穆。調研團隊成員整齊列隊,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肅立。全體人員三鞠躬,以最樸素的方式,向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獻出生命的金寨英烈致以深切緬懷。
88年前的今天,盧溝橋的槍聲劃破夜空,中華民族迎來最危急的時刻。而金寨這片紅色土地上,無數兒女早已懷揣“一寸山河一寸血”的信念,投身革命洪流。此刻的靜默,是對歷史的回望,更是對“不忘來時路”的鄭重承諾。
紀念堂內觀精神照古今 隨后,團隊走進由洪學智將軍題寫館名的金寨縣紅軍紀念堂。館內,紅色五角星在穹頂熠熠生輝,兩側長廊的題字碑石鐫刻著老一輩革命家的囑托,墻上的紅軍序列表清晰記錄著12支主力紅軍在金寨誕生的崢嶸歷程。
隊員們駐足于泛黃的史料前,聽著智能講解講述金寨兒女用血肉之軀鑄就的革命傳奇:從鄂豫皖蘇區的烽火,到長征路上的跋涉;從抗日戰爭的御侮,到解放戰爭的決勝……一張張圖片、一段段文字,串聯起先烈們“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之路。洪學智將軍等金寨籍將帥的事跡,更讓大家深刻體會到“將軍故鄉”的精神底色——忠誠、擔當、奉獻。
走出紀念堂,夕陽為紅軍廣場鍍上一層金輝。隊員們紛紛表示,在七七事變88周年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歷史教育,更是一場精神淬煉。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先烈為鏡,將愛國情、強國志融入實際行動,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