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度融入南京“文學之都”建設,深挖城市文脈精髓,南京曉莊學院“高校文學社團與文學之都建設”暑期實踐團于6月24日至30日,深入南京多所高校與文化基地開展實踐。團隊通過實地考察、問卷調查及深度訪談,聚焦高校文學社團活動開展、陣地建設及其與南京地域文化的融合,探尋青春力量在“文學之都”建設中的關鍵作用,以及青年社團時代化發展的創新路徑。
圖為團隊成員在南京曉莊學院門口合影
團隊首先對本校展開調查,南京曉莊學院設有晨鐘文學社、中華文化傳播研習社、風云社科協會、讀者協會等文學類社團,并依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打造“南京文學十講”系列講座,邀請專家學者開講,帶領同學們從專業、系統地角度觸摸南京文脈,感受金陵文化的歷史演變。
南京傳媒學院充分發揮傳媒特色,打造文化傳播重要平臺。“南風戲曲社”積極傳承傳統藝術,并巧妙融入南京本土文化元素。學院官方公眾號“薦讀”、“書事”欄目持續推薦經典著作,深度解讀金陵文化精髓。社團活動業已成為聯通學子情感與城市記憶的堅實橋梁。
南京工程學院著力構建“三節三會三賽”文化品牌體系,為學生文學活動提供廣闊土壤。該體系內涵豐富,其中邀請文化學者、本土作家開設的名家講堂,有效拓展學生文化視野。官方公眾號的節氣系列,則帶領同學們感受秦淮脈搏。借助這些浸潤南京氣息的文學活動,學子們得以與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建立了深層情感聯結和精神歸屬感。
圖為團隊成員在南京工程學院采訪學生
河海大學水云文學社則浸潤著濃郁的詩意。實踐團隊參與了他們的詩歌賞讀活動,王同學深情地表示:“在水云社,我感覺心靈得到了慰藉。在這里,每一次誦讀,每一次關于詩歌的探討,都讓我感到被深深觸動和滋養,更加堅定了我對詩歌的熱愛。”
圖為團隊成員在南京世界文學客廳合影
調研團隊深刻洞察到,高校文學社團在塑造城市文化生態、提升“文學之都”品牌影響力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此次調研發現了青年社團如何更有效響應“文學之都”建設的關鍵路徑,即在堅守文化根脈的同時銳意創新,開辟更具青春特質的發展方向,讓源源不斷的青年創意成為擦亮南京這張文化名片的澎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