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華中農業大學赴云南省昆明市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和中國野生菌博物館,探究食用菌科研創新及野生菌科普教育的獨特魅力。

科技處工作人員為隊員們介紹了研究食用菌所用的實驗室與實驗器材,每一件設備都承載著科研探索的嚴謹與精密。在栽培示范大棚中,隊員們仔細觀察了中菌小香蕈1號和靈芝的栽培狀況。對于栽培大棚中菌種數目少的情況,工作人員解釋道,真菌種植與糧食作物種植一樣具有季節性,現在云南屬于較高溫時期,大棚中也并沒有智能控溫系統,所以目前種植的都是屬于適應高溫的品種,數目雖不算龐大,但每一種都經過科研人員的精心篩選與本土化馴化,在高溫環境下展現出極強的生命力。
隨后,實踐團成員來到中國野生菌博物館。博物館涵蓋食用菌,藥用菌,毒菌等多個板塊,展示了大量人物、植物、動物及真菌等標本模型,生動地再現了野生菌的生長環境。從常見的香菇、平菇,到珍稀的羊肚菌、松茸,清晰展示出其獨特的形態特征,搭配詳細的生長習性、營養價值介紹,讓大家對食用菌的經濟價值與食用價值有了更深理解。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讓實踐團成員深入了解了食用菌科研創新成果和野生菌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也激發了他們對農業科學研究的熱情。未來,她們將帶著在實踐中收獲的知識和感悟,繼續在專業學習道路上探索前行,為我國食用菌產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字|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赴云南省昆明市暑期社會實踐團 郭睿 何雨星
圖片|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赴云南省昆明市暑期社會實踐團 司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