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廣東工業大學“振興燎原”突擊隊的足跡遍布潮州楓溪鎮——這座享譽千年的瓷都。他們深入陶瓷產業一線,用腳步丈量轉型之路,用智慧解碼傳統制造業擁抱數字浪潮的奧秘。這是一次聚焦“百千萬工程”的青春實踐,更是一場探尋產業未來的深度對話。
一、深入瓷都:探問轉型之需作為潮州“百千萬工程”的核心戰場,支柱產業陶瓷重鎮楓溪正站在發展的關鍵十字路口。歷經輝煌,如何在成本上升、人才短缺等挑戰下破局?《潮州市打造千億陶瓷產業集群行動方案》指明了方向——加速技術創新與數字化轉型。
響應黨的二十大號召與廣東“百千萬工程”部署,廣東工業大學“振興燎原”突擊隊應運而生。團隊中超過50%的成員來自潮汕,懷揣著對家鄉產業的深厚情感與專業視角,他們深入楓溪,以“政企智聯”為路徑,以“數聚瓷力”為目標,開啟了一場深度調研之旅。
二、步履不停:解碼轉型之鑰7月7日:市場初探,精準把脈
團隊首站抵達池湖日用陶瓷批發中心。通過精心設計的問卷,他們對市場生態與企業現狀進行了初步摸底,為后續深入企業調研奠定了數據基礎。

圖為團隊到池湖日用陶瓷批發中心多家企業參訪。謝宇芳攝
7月8日:對話企業,洞悉痛點
嘉百恩陶瓷: 蔡董事長坦誠剖析了行業面臨的“人工成本上漲”、“年輕人才短缺”等普遍挑戰,并分享了寶貴的轉型經驗——“創新管理與營銷,更要堅守傳統工藝精髓”。

圖為團隊赴潮州市嘉百恩陶瓷有限公司調研。
華星陶瓷: 在產品展廳,陳主管展示了企業在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上的累累碩果,讓隊員們對企業的實際運營與創新活力有了直觀感受。

圖為團隊赴廣東華星陶瓷有限公司調研
7月9日:政企聯動,明晰方向
楓溪鎮政府: 在莊重的政府大樓內,鎮團委陳書記熱情接待團隊,詳細解答政策疑問。這次訪談讓隊員們深刻理解了“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產業發展模式,為后續調研提供了堅實的政策認知基礎。

圖為團隊與政府對接。謝宇芳攝
金強藝陶瓷(數字化轉型標桿): 下午,團隊探訪了榮獲“中國輕工陶瓷行業數字化轉型先進企業”稱號的金強藝。在葛董和譚總的帶領下,隊員們深入車間,親眼目睹了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從精妙的釉料上色到智能窯爐的精準控溫,每一步都令人驚嘆。
在隨后的專題訪談中,葛董和譚總不僅用數據說話(如產能提升率、次品率下降幅度),展示了數字化轉型帶來的顯著效益,更坦承轉型陣痛,特別是如何讓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在新體系中煥發光彩,分享了“崗位調整”、“技能再培訓”等寶貴經驗。

圖為團隊赴廣東金強藝有限公司調研。陳婉君攝
7月10日:復盤精進,規劃未來
團隊召開階段總結會,系統梳理前期走訪市場及3家企業的豐富成果,深入分析產業現狀、轉型案例與發展訴求。通過熱烈討論,明確了后續調研重點,并主動完善方案至深夜,熱情高漲。
7月11日:領軍視野,擘畫未來
松發陶瓷(上市企業): 黨委方書記和林總經理分享了作為行業領軍者的寶貴經驗,特別是在品牌建設與國際市場拓展方面的成功之道。
四通集團(上市企業): 在創意設計中心與智能車間,負責人展示了文化創意與陶瓷工藝的深度融合。潭經理(生產經理)重點介紹了數字化在生產環節的具體應用、政府補貼的落地效果、以及與高校、科技公司的合作情況,也坦誠了當前遇到的困難。
兩家上市公司的前瞻視野與務實建議,為團隊研究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標桿案例。
三、智聚瓷力:收獲與展望短短五天,“振興燎原”突擊隊步履不停,深入潮州楓溪鎮陶瓷產業一線,走訪政府、5家代表性企業及核心交易市場,獲取了大量珍貴的一手資料。
這不僅是一次系統的產業調研,更是一次深刻的學習與成長:
清晰認知了陶瓷產業轉型的迫切需求與現實痛點;親眼見證傳統工藝在數字技術的賦能下煥發的蓬勃生機; 在與企業家、工匠、政府人員的深度交流中,將課堂所學與實踐相連; 隊員們在克服困難、默契協作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四、青春擔當,瓷路同行展望未來,“振興燎原”突擊隊將以此次扎實調研為基礎:
系統梳理調研成果,深度分析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形成詳實的報告;為楓溪乃至潮州陶瓷產業的深度數字化轉型貢獻“廣工智慧”; 以實際行動踐行青年責任,持續追蹤產業發展,助力千年瓷都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
鄉村振興,既需堅守傳統的匠心,更需擁抱創新的勇氣。 廣工青年,正以智慧與熱情,為瓷都的“數字新生”貢獻青春力量!

圖為“振興燎原”突擊隊合照。
通訊員:汪子文 謝宇芳 陳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