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育英計劃”實踐團:學子尋寶促成長,實踐育英潤初心
作者:梁峻瑜 石曉璐 劉孜璇
7月23日,山東理工大學“育英計劃”實踐團赴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汶南鎮洼子村誠信書房,創新性開展“尋寶”主題實踐活動。此次活動將資助育人理念深度融入社會實踐環節,著力強化鄉村文化陣地建設,切實服務鄉村學生成長發展需求。
此次活動以誠信書房及周邊區域為實踐場域,科學設計各環節。實踐團成員預先規劃場景線索,在書屋及庭院內設置知識性與趣味性兼具的任務點,引導參與學生依據場景圖示尋找線索,通過線索定位目標便利貼,依據完成時效評定表現。活動中,學生仔細觀察環境細節、即時響應任務要求、強化團隊協同配合,有效提升觀察辨識能力、應變處置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
圖為實踐團成員介紹規則
實踐團成員始終聚焦資助育人核心任務,此次洼子村實踐活動是深化育人內涵的重要舉措。籌備階段,實踐團成員緊扣資助育人目標,系統梳理知識要點并將其融入活動線索,使學生在“尋寶”過程中接觸文化知識、培育探索精神,切實體現“授人以漁”的育人理念。活動現場,實踐團成員擔任指導人員,全程關注學生表現,重點引導內向學生積極參與,依托團隊協作解決實踐難題,有效傳遞“自強互助”的成長信念。
圖為實踐團成員和同學們尋找線索
“尋寶”活動不僅是實踐載體,更是資助育人的實踐課堂。針對洼子村部分學生因家庭經濟條件制約導致實踐機會不足的狀況,此次活動堅持公益性原則,實踐團為表現優異的學生配備文具等獎品,通過物質激勵與精神引導相結合的方式傳遞組織關懷。在團隊協作中,學生通過與實踐團成員深度互動,逐步突破心理壁壘、建立成長自信。實踐團成員適時開展價值引導,激勵學生以知識為發展“寶藏”,依靠自身奮斗改變境遇,推動資助育人理念轉化為切實可感的成長動力。
圖為同學們尋找寶藏線索
活動結束后,實踐團組織召開實踐成果分享會。實踐團成員結合自身成長經歷,系統闡述知識積累、團隊協作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號召學生以“尋寶”實踐精神探索知識海洋。此次活動不僅掌握觀察協作方法,更深刻理解知識改變命運的內涵。
實踐團以誠信書房為實踐基地,通過“尋寶”活動構建育人平臺,將資助育人工作有機融入實踐環節,既為鄉村學生創造發展機遇,又促進實踐團成員深化育人認知。未來,實踐團將持續創新實踐形式,推動資助育人工作與社會實踐深度融合,以務實行動傳遞教育關懷,助力更多鄉村學生在成長道路上發掘知識寶藏、成就精彩人生,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