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李靜 龔琬婷)7月23日下午,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博士團走進武漢市江夏區三潭社區,以“冰爽背后的秘密——冰淇淋制作安全與健康指南”為主題開展了一場生動有趣的科普活動。活動由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博士研究生潘晴彥、碩士研究生楊依倩擔任講師,通過趣味講解和互動,幫助孩子們了解冰淇淋健康指南。三潭社區小朋友們積極參加。
圖1潘晴彥引入宣講主題(李靜 攝)
“夏天最饞的一口冰淇淋是什么?你有沒有想過,好吃的冰淇淋是怎么做出來的?如果制作不當,可能會有哪些問題?”活動伊始,潘晴彥通過一連串的提問引發小朋友們激烈的討論,一場奇妙的冰淇淋探索之旅就此展開。潘晴彥以趣味短片的形式為小朋友們介紹了冰淇淋的來源,并強調,冰淇淋的“冰爽”需要安全制作工藝來保障。她講到,優質冰淇淋的制作對原料的新鮮度要求極高,牛奶、奶油等原料必須經過嚴格的殺菌處理,而且制作過程中的衛生環境也至關重要,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可能導致冰淇淋存在安全隱患。
圖2潘晴彥與小朋友互動(李靜 攝)
楊依倩則通過圖片展示的方式教小朋友們如何美味又安全的吃冰淇淋。她告訴小朋友們,購買冰淇淋時一定要先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選擇在保質期內的產品;同時,要學會查看成分表,盡量選擇成分簡單、添加劑少的冰淇淋。“吃了冰淇淋之后肚子疼怎么辦呢?”楊依倩提出問題后,小朋友們爭先恐后的舉起小手。蔡紹天小朋友答道:“可以喝點熱水暖一暖小肚子!”對于吃冰后出現的腸胃不適癥狀,楊依倩也給出了快速緩解的方法,她強調,熱敷小腹可以使熱量促進腸胃血液循環,緩解痙攣和脹氣,是緩解吃冰后腸胃不適最有效的方法。
圖3楊依倩向小朋友講解選擇冰淇淋的方法(李靜 攝)
活動結束后,博士團成員潘晴彥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和孩子們的互動讓我收獲很多,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勵著我不斷改進科普方式。今后,我會努力把更多專業的食品安全知識轉化為孩子們能聽懂、感興趣的內容。”楊依倩則表示:“這次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科普工作的意義,能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傳遞給孩子們,幫助他們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我覺得非常有價值。”
圖4博士團與小朋友們合照(李靜 攝)
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為三潭社區的孩子們普及了冰淇淋制作與健康食用的知識,幫助他們樹立了正確的食品安全觀念,養成了健康的飲食習慣,還搭建了高校與社區溝通交流的平臺,讓高校的專業資源更好地服務于社會。通過這樣的活動,拉近了高校與社區居民的距離,讓居民們感受到了高校在科普工作中的積極作用。
未來,華中農業大學“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博士團對未來工作有著清晰的目標:持續豐富科普內容,圍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其他食品,如水果、蔬菜、肉類等,開展更多主題的食品安全科普活動;不斷拓展科普的范圍,從社區走進學校、鄉村,讓食品安全與營養科普惠及更廣泛的人群。博士團希望通過不屑努力,增強公眾對食品安全的認知,提升全民食品安全意識和營養健康水平,為構建健康、安全的食品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