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杭州師范大學“救在浙里”紅十字急救科普小分隊走進海創社區活動中心,給小朋友們上了一堂不同尋常的課。
“要是看到有人暈倒,我們可以這樣幫他!”陣陣清脆的童聲是二十余名小朋友圍坐在凳子上,跟著社區志愿者學習急救知識。這場專為孩子們設計的“安全小衛士訓練營”,用趣味互動方式講解了氣道異物梗阻、心肺復蘇、AED 使用和燒燙傷處理等實用技能。
“大家看這個小嬰兒模型,它喉嚨里卡了糖果,現在喘不上氣啦!”小分隊成員小王舉著假人模型演示,小朋友們立刻瞪大眼睛。他用“石頭剪刀布”的比喻講解海姆立克急救法:“拳頭像石頭,放在肚臍上方,另一只手像剪刀抱住它,用力向上提,就像把壞人從肚子里趕出去!”孩子們立刻兩兩一組,對著玩偶練習,5 歲的朵朵踮著腳尖給同伴演示,奶聲奶氣地喊:“要用力哦,不然糖果出不來!”
在心肺復蘇教學區,模擬人“小安”成了焦點。小分隊成員小鄭跪在墊子上,邊按壓邊數:“1、2、3…… 按壓三十下,然后做兩次人工呼吸。”他特意降低難度,說道:“小朋友力氣小,用兩只手疊起來按就好啦。”8歲的明明戴上卡通手套,在指導下完成了一套動作,驕傲地舉起手:“我學會救小安啦!”
當橙色的 AED 模型被搬上臺時,孩子們發出驚嘆。“這是心臟的充電寶哦!” 小鄭按下模擬開機鍵,“聽到機器說話就跟著做,貼電極片要像貼貼紙一樣找準位置。”孩子們輪流上前,在圖示指引下把電極片貼在模擬人胸口,笑聲中記住了“聽指揮、貼準確”的操作要點。
針對燒燙傷處理,小分隊用情景劇演繹:“熱水燙到手,小明趕緊涂牙膏對不對呀?”“不對!”孩子們齊聲回答。在“錯誤做法連連看”游戲中,他們很快掌握了“沖、脫、泡、蓋、送”五步法。6歲的睿睿指著圖片說:“要先用水沖15分鐘,不能用醬油抹!”
活動尾聲,小分隊給每個孩子發了一份急救知識手冊。 明明舉著勛章說,“原來急救這么有趣!要把學到的技能教給爸爸媽媽!”家長們紛紛表示,這樣的實踐課讓孩子在玩中學到保命技能,比書本說教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