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2 日,武漢東湖學院管理學院 “橘徠服兮實踐隊” 在秭歸縣茅坪鎮丹陽社區愛心托管班的第五日活動中,以分層輔導夯實學業基礎,用特色課程厚植家國情懷、涵養交往智慧,讓孩子們在充實體驗中收獲成長。
(圖為志愿者輔導作業)
8:30課業輔導環節,隊員們針對學生知識基礎差異優化教學策略:為基礎薄弱的孩子設計 “生活場景教學法”,用分糖果、算零花錢等實例講解數學公式;給進度較快的學生布置拓展任務,指導用思維導圖梳理課文脈絡。一對一答疑與小組討論交織進行,孩子們在適配的學習節奏中穩步推進作業,不時有恍然大悟的笑聲從課桌間傳來。
(圖為同學們觀看故事小視頻)
文化故事分享課上,隊員們以《孔融讓梨》等典故為切入點,用情景講述還原故事場景,配合生動圖片解析 “謙讓”“孝親” 等傳統美德。“如果是你會怎么分梨?” 互動提問中,孩子們爭相舉手,用稚嫩的語言分享感悟。紅色小故事環節,隊員們通過角色代入式講解,讓孩子們在問答中體會革命先輩的家國情懷,文化的種子在趣味互動中悄然播撒。
手工課上,彩泥在孩子們手中變身靈動的小動物。隊員們先示范揉圓、捏扁、塑形的基礎技巧,再巡回指導創意發揮:有的孩子捏出蹦跳的小兔,有的做出展翅的小鳥,還有的合作完成 “動物樂園” 場景。“看我的小熊有笑臉呢!” 孩子們舉著作品互相展示,課堂里滿是成就感的歡笑聲,精細動作與想象力在指尖流轉中得到鍛煉。
(圖為同學們認真捏彩泥) “孩子每天都有新變化,回家會講歷史故事,還主動幫鄰居小朋友輔導作業。” 家長李女士的稱贊道出活動成效。實踐隊以精心設計的課程,讓知識傳遞與品格塑造同頻共振,為 “七彩假期” 續寫成長篇章。
(文字:陶治睿、熊華宇 攝影:馬佳雯、周孟琪)
武漢東湖學院橘徠服兮實踐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