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來自德州學院生態與資源環境學院的“生生埠息,熠熠其華”鄉村振興實踐團隊,抵達泰安市五埠村,正式開啟為期一周的鄉村實踐活動。這座以石頭建筑為鮮明特色的古村落,不僅留存著錯落有致的石屋群落與蜿蜒巷道,更蘊含著深厚的紅色革命基因、鮮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及獨特的生態智慧,為團隊開展實踐活動提供了豐富而立體的載體。
實踐期間,團隊首站聚焦紅色革命文化傳承,深入走訪村內抗戰時期秘密交通站舊址。在斑駁的石墻與歷史遺跡間,隊員們認真聆聽村支書講述115師后方醫院與藏兵洞的英雄事跡,通過拍攝史料影像、整理口述故事等方式,將烽火歲月里軍民同心的紅色記憶融入宣傳內容,讓沉淀的歷史在年輕視角下煥發新的傳播活力。
在非遺保護領域,隊員們主動拜師當地老手藝人,系統學習拓片與布藝制作技藝。親手完成的石刻拓本、飽含鄉土氣息的布藝作品,成為連接傳統技藝與現代生活的鮮活紐帶。團隊精心制作的“非遺傳承”系列短視頻在抖音平臺發布后,引發網友關注,讓五埠村的非遺技藝走出古村,被更多人知曉與喜愛。
此外,團隊積極踐行“綠色中國”理念,組織開展村落清掃行動,宣講綠色文化活動,細致清理巷道雜物與溪流垃圾。隊員們還深入挖掘并結合村民世代相傳的“依山而居、順水而息”生態智慧,拍攝制作環保宣傳片,以實際行動守護古村的自然之美蘊,為五埠村的可持續發展注入青春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