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死神賽跑的“黃金四分鐘”:每延遲1分鐘施救,心臟驟停者生存率驟降7%-10%! 掌握心肺復蘇(CPR)這項“生命重啟術”,就是在危急時刻為生命搶跑的關鍵。
今夏,中國計量大學紅十字會急救小隊肩負守護生命的使命,攜手金華永康市多個社區,將專業急救知識課堂送到居民身邊,用行動踐行“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理念。在永康紅十字會的大力支持和社區居民的積極參與下,從西津橋社區到金水灣社區,從永康黨群服務中心到芝英鎮,他們的足跡覆蓋了從學齡孩童到銀發長者的廣泛人群,讓急救技能真正扎根千家萬戶。
7月6日傍晚,西津橋社區廣場的日常寧靜被一聲急切的呼喊打破:“有人暈倒了!快來人幫忙!”隊員們精心策劃的場景模擬瞬間點燃了現場,正悠閑散步、聊天的居民迅速聚攏。這極具代入感的一幕,成功將大家帶入緊張而關鍵的急救情境。

宣講伊始,隊員們驚喜地發現,永康社區的急救基礎令人鼓舞。不少小朋友興奮地分享他們在學校見過AED(自動體外除顫器),甚至能準確描述其顏色和位置。這既展現了前期科普的成效,也為深入教學奠定了良好基礎。


緊接著,隊員們化身專業“急救導師”,通過通俗的講解和精準的示范,為居民拆解了心肺復蘇的完整流程:從判斷意識和呼吸,到胸外按壓的準確位置、深度與頻率;從開放氣道的標準方法,到人工呼吸的操作要點,每個環節都清晰呈現。同時,他們著重強調了AED的“救命神器”作用——“早一分鐘使用AED,生的希望便大幅提升”。

為確保居民真正掌握技能,隊員們準備了急救模擬人,鼓勵大家親身體驗。現場氣氛熱烈非凡,無論是活力青年還是沉穩長者,都紛紛化身“急救小能手”,在模擬人身上認真練習按壓技巧。一位參與體驗的阿姨感慨道:“以前總覺得急救是醫生的事,離我們很遠。今天一學才發現,原來這些技能不難掌握,我們普通人也能成為生命的守護者!”

此次暑期實踐,不僅是一次急救知識的傳播,更是一場生命守護力量的接力。中國計量大學紅十字急救小隊的隊員們,成功讓“黃金四分鐘”的緊迫感和“人人學急救”的理念在永康社區生根發芽。
未來,中國計量大學紅十字會將繼續深化與地方的合作,走進更多社區、學校和企業,用專業與熱忱播撒急救技能的“生命火種”。他們的目標是:讓更多人掌握這項“生命重啟術”,在危急時刻敢于挺身而出,為生命贏得最寶貴的黃金救援時間!